说说三元催化器的构造和用途,大家请进来看看
一、三元催化器概述汽车发动机工作时,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,如一氧化碳(CO)、碳氢化合物(HC)、氮氧化物(NO)等。这些有害气体如何控制呢?目前发动机上主要用两种方法。一种是机内净化,如控制汽油的辛烷值、控制空燃比、改进进气道、控制曲轴箱的排放物等等。用机内净化的方法,还不能够满足排放法规的要求,于是又发展出了机外净化,即在发动机排气尾管中安装废气转化催化器。因为这种装置可以同时净化CO、HC、NO三种有害气体,所以又叫三元催化器。二、三元催化器的结构三元催化器主要由壳体、减震层、载体、催化器等部分组成。壳体由不锈钢板材料制成,外面装有隔热罩,防止高温对外辐射和外部撞击或溅水造成的损坏。减震层是壳体与载体之间的减震密封垫,主要起减震,缓解热应力,保温和密封的作用。载体一般用金属陶瓷或金属板制成,其结构做成蜂窝状。做成蜂窝状的目的是为了加大催化面积。在蜂窝状载体孔道的壁面上涂有一层多孔的活性层,其粗糙多孔的表面可使载体壁面的实际催化反应面积大大增加。涂层表面分散有作为催化活动材料的贵金属,主要有铂、铑、钯等,主要是为了将CO、HC、NO等转化为无害气体。三、三元催化器的劣化所谓三元催化器的劣化,主要是指三元催化器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,而导致三元催化
器性能下降或失效,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:1、积垢燃料燃烧时,会产生一些积炭。这些积炭会沉积在三元催化器的载体孔道的表面,从而使载体表面涂层上的催化剂部分失去催化作用。积炭太多时,会使三元催化器完全失效,甚至堵塞整个排烟道,造成发动机排气背压升高,使发动机工作性能严重下降。2、热损伤三元催化器的正常工作温度为350—700℃,过热会引起贵金属表面积下降和催化剂的热失活。当三元催化器的工作温度超过1000℃时,会造成贵金属表面脱落,甚至损坏催化器的载体,导致热损伤。造成热损伤的原因,通常是发动机点火系统不良造成发动机持续失火,大量燃料在催化器中燃烧所致。3、中毒三元催化器的中毒,主要由燃料中的硫和铅以及润滑油中的锌和磷造成的,这些物质会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甚至失活。四、三元催化器的合理使用与养护1、发动机排气系统不能漏烟,否则会造成氧传感器数据传输失准。2、经常检查催化器安装是否牢靠,防止因为震动使载体破碎。3、禁止使用含铅汽油。4、定期清洗三元催化器。一般来讲,汽车行驶3万公里就应该清洗一次三元催化器。清洗后可有效清除积碳以及硫、铅、锌、磷等有害物质,消除尾气超标,动力不足,排气背压高等现象,恢复三元催化器活性。